企业微信产品折扣下单

营销日历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营销日历 > 8月营销日历

8月营销日历

历史大事记:8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2022-08-178月营销日历
盘点历史上的今天所发生的事迹!
  历史上8月13日都发生了什么?  
 
  • 604年 —— 隋文帝杨坚逝世。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1]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 1519年 —— 西班牙军队攻陷特诺奇蒂特兰。
 
特诺奇提特兰(纳瓦特尔语:Tenochtitlan)是墨西哥特斯科科湖中一座岛上的古都遗址,位于今日墨西哥城的地下。约自1344年至1345年阿兹特克人于此统治墨西哥,直到1519年被西班牙人征服。特诺奇提特兰面积约13平方公里,约有6万间房屋,当时居住人口约20万,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工岛之一。

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Huitzilopochtli)的指示(亦有一说是根据羽蛇神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Anahuac valley)的特斯科科湖;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著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像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

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一座巨大的人工岛。
 
  • 1704年 —— 率领联军击败法国和巴伐利亚联军。
 
巴伐利亚王国(德语: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区曾经存在的一个王国,也曾是莱茵邦联,德意志邦联以及德意志帝国的组成国。该国是于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亚选侯国升格而来,并持续存在到1918年。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在1805年成为巴伐利亚的第一位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约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

直到王国在1918年灭亡前,王权持续由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掌控。现代巴伐利亚大部分的边界是于1814年的《巴黎条约》签署后确立的,其中巴伐利亚把蒂罗尔和福拉尔贝格让予奥地利帝国,同时接收阿沙芬堡和维尔茨堡。随着德意志地区于1871年统一成为德意志帝国,王国成为新帝国的下属邦国,并在规模、权力和财富上仅次于帝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普鲁士王国。自1918年王国和帝国灭亡以来,巴伐利亚便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 1863年 —— 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逝世。
 
斐迪南·维克多·欧根·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一1863年8月19日),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 1891年 —— 中华民国副总统李宗仁出生。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市临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1]  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 1899年 ——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希区柯克诞生。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美国双国籍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1920年以字幕设计员的身份进入电影界。192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第十三号》。

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26年自编自导的悬疑片《房客》成为奠定其拍片风格的作品。1929年执导的惊悚片《讹诈》成为英国首部有声电影。

1935年执导的悬疑片《三十九级台阶》为间谍惊悚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8年凭借爱情悬疑片《失踪的女人》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1939年赴美国发展电影事业。1940年执导的悬疑片《蝴蝶梦》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并获得第1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1941年拍摄惊悚片《深闺疑云》,影片获得日本电影旬报奖最佳外语电影奖。1948年独立制作个人首部彩色片《夺魂索》。

1954年拍摄惊悚片《电话谋杀案》,并首度采用立体电影技术。1955年凭借悬疑片《后窗》获得第27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58年自导自演的悬疑剧《希区柯克剧场第一季》获得第15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剧集奖。

1959年执导悬疑片《西北偏北》,该片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银海贝奖。1960年执导的惊悚片《惊魂记》标志着心理惊悚片成为恐怖电影的一个亚类型。1968年获得第40届奥斯卡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1971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79年获得奥斯卡奖终身成就奖。1980年被授予爵士封号。2007年被英国电影杂志《Total Film》选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第一位”。
 
  • 1910年 —— 近代护理学与护理教育创始人南丁格尔逝世。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英语: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往伦敦的医院工作。于1853年,成为伦敦慈善医院的护士长。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圆形图以说明这些资料。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去世,享年90岁。

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于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 1912年 —— 人类首次发现癌细胞。
 
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癌细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能进行无限分裂),还会局部侵入周围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 1918年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雷德里克·桑格出生。
 
弗雷德里克·桑格(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
 
  • 1926年 ——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出生。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全名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

1945年卡斯特罗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1959年2月16日出任政府总理(后改为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61年4月成立古巴共产党,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76年取消总统制后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2011年4月正式隐退。 [1]  2016年11月25日,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

卡斯特罗于20世纪50年代领导古巴革命,推翻了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政权,将古巴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 1937年 —— 淞沪会战爆发。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3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1946年 —— 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逝世。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又译作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

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及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 1952年 —— 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李嗣涔出生。
 
李嗣涔,男,1952年8月13日出生于台湾,祖籍河南省济源市,台湾大学校长,是台湾地区电机工程学学者,主要研究半导体领域,为台湾地区早期研究非晶硅的学者,并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在该领域有一定声望。出版有《灵界的科学》《科学气功》等。
 
  • 1961年 —— 象征冷战与德国分裂的柏林墙动工修建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Berlin Wall;俄语:Берлинская стена),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德语: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现在柏林墙原址拥有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画廊——东边画廊。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位于柏林轻轨北火车站和柏林地铁伯恩瑙大街站之间;东边画廊位于柏林东火车站至奥伯鲍姆桥之间,是1990年9月28日,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上创作的不同主题绘画组成的画廊。

2019年11月7日,德国柏林,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30周年,一段于上世纪70年代连通东西德国的秘密隧道向公众开放参观。11月9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活动中献花并致辞。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